您好,欢迎您来到吉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 
  • 新闻动态

    [省内]优化服务环境打造人才乐土

    日期: 2017-06-13 09:18:04 点击数: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吉林,既没有北上广深的繁华喧嚣,也没有海外的优越条件。

    然而,就是在这里,从老一辈的科学家到“时代楷模”黄大年,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忘我拼搏,科技报国的精神火种绵延不息。

    时代不同了,人们的追求变了。但在吉林这块热土上,科学家们的对科技报国精神的传承没有变,一样的心怀大我,一样的至诚报国,一样的敢为人先,一样的甘于奉献。

    在追逐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吉林掀起了新一轮发展振兴的热潮,正以聚天下英才的宽广胸怀,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解放思想,破除藩篱,吉林科研人迎来了科技报国的春天

     

      科技报国,正当其时。黄大年之所以选择了吉林,有那一份割舍不断的师友情,有他一脉传承的报国志,还有吉林这块土地澎湃的激情……

    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人才资源集聚度高,这是吉林振兴的“先天基因”。但怎样才能激发出人才更大的活力,省委、省政府把重锤敲在了人才机制体制创新上。

    2015年7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积极性,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支持高端人才创业,努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2016年8月,出台了《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若干意见》,推动关键技术要有新突破,新兴产业要有新发展,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2016年10月,省政府出台《吉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鼓励科技人员积极转移转化科技成果,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将职务发明成果在本省转化所获净收益以不低于70%的比例奖励给成果完成人(团队)和为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人员,奖励比例上不封顶;

    2016年11月,印发了《吉林省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资助计划实施办法(暂行)》,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予以资金资助;

    ……吉林在放活人才管理、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打造“精细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实现突破。如今,优质的创业环境,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成为我省吸引人才的巨大磁场。截至目前,“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入选人才达292人,其中10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改革犹如一块巨石,激活了一池春水。

    吉林省福斯匹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洪涛带领团队研发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这一产品领域的空白,更是打破了国外的价格垄断。2011年,姚洪涛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长春理工大学工作、创业,学校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96%奖给姚洪涛。去年,他又因科技成果转化业绩突出被破格评为教授。目前,产品已经投放市场,预期5年内可形成近10亿元的产值。

    黄大年回来了,姚洪涛回来了……一个个心怀报国梦想的赤子回来了!

    打造平台,搭建舞台,让怀揣报国梦想的吉林科研人成为主角儿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而科技创新,则离不开创新平台的支撑。

    “我们团队从欧洲回到吉林创业,最看重的就是因为这里有比较完整的光电产业链平台,能让我们踏实研发和安心创业。”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长春长光辰芯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千人计划”专家王欣洋谈起他回国创业的经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没有有效的载体,科技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搭建高位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坚实基础,为科研人员搭建科技报国的舞台,吉林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集成创新综合体,为我省优势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创新搭建了平台。目前,已有北湖科技园、中科院长春技术转移中心、吉林省光电子科技创新基地、吉林省化工新材料科技创新基地、长春工业大学科技园、长光卫星公司等246家企业和创新平台进驻,网络化、一体化的协同创新集约式生态体系日渐形成。

    目前,全省有院士工作站30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中心3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85个、省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1个、国家级高新区5个。平台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功能日渐完善,有效推动了我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刚刚被国家批复一年多的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倾力打造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探索了省、市、区“三级共建”管理模式,打造了“长白慧谷”人才品牌,设立了东北首家“侨梦苑”,每年列支1亿元人才专项经费,累计引进海外归国人员1000多人, 形成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高地”。

    平台即是舞台,怀揣科技报国梦想的科学家成了舞台的主角儿。

    黄大年回到吉林大学,带领国内400多位科技人员,开展国家863计划和地球深度探测项目两个重大课题攻关,获得国家财政投入5亿多元人民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多项关键技术进步显著,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也首次攻克瓶颈,填补国内空白,突破国外封锁。

    世界著名飞秒激光加工前沿领域专家郭春雷,在全球挑选精英组建团队,到吉林建设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光子实验室,目前,他的团队已经增加到近20人。生物医药专家徐霆博士从美国来到吉林,成立了单克隆抗体研发中心,先后转让成果19个,收入4.1亿元,并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项目。

    ……

     

    活力迸现,百舸争流,科技报国精神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扎实推进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我省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了各显其能、人尽其才的政策环境,让科技报国精神焕发了新的活力。

    我省累计实施七批“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87项。重大专项的实施,促进了产学研结合机制的建立,一大批科技人员投入到科研一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现销售产值近千亿元。

    让重大科技成果尽快实现转化、落地生金,我省建立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协调服务机制,首批确定110个人才团队为重点服务对象,开通政策“直通车”,组织技术“智囊团”,开辟诉求“绿色通道”,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在吉林转化。

    启动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利用3年时间,筛选100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人才团队,给予总额1亿元的支持资金。2016年初,50个人才团队被评选为首批支持对象,一次性拨付资助资金5700万元。

    为进一步壮大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我省实施了“长白山学者计划”和“长白山技能名师计划”,近3年累计选聘“长白山学者”236人、“长白山技能名师”176人,每人每年给予20万元奖金,并以项目资助方式给予50~2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截至目前,累计投入经费总额已达2.5亿元。

    ……活力四射的吉林,让报国的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

    黄大年作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带领团队经过5年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地面电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取得了显著成果,固定翼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工程样机研制成功,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工程样机研制突破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自主研制出了综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集成软件系统,建成首个国家“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这些成果,加速了我国地球深部探测进程。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报国梦!由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团队研制的“吉林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圆了几代吉林人的卫星梦,标志着吉林省在高新技术、通信产业、装备制造和航天信息产业研发等方面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目前已在农业、林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这,是一个科研团队的报国梦!打磨、钻孔、抛光、对零件的细微调整……李凯军围着一个“庞然大物”不停地忙碌。这是一汽自主研发的EA211压铸缸体模具,内构极为复杂,含有上千种零件。“我得尽快解决这套模具的70多项生产难题,并总结成标准作业方法,让工友们能尽快掌握生产工艺。”李凯军是一汽铸造模具设备厂钳工班班长,获得过全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首个工人高级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等荣誉和待遇,被誉为在金属上雕刻的“大国工匠”。

    这,是一个技术工人的报国梦!正是这些梦想,锻造出了代代传承的报国精神。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科技报国精神,汇聚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凝聚成砥砺奋进的力量,推动吉林在新一轮振兴发展征程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短评

    拥抱科技报国的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转化发展动力。过去五年,吉林省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其中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3.6%。这一数字再一次证明,厚植科技创新理念,践行科技兴省战略,是吉林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关键。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近年来,我省加快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制度建设,吸引了更多的科技人才投身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吉林大地,科技兴业、科技报国之风劲吹。

    走出吉林振兴发展新路,实现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科技创新是关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创新作为经济加速增长的“发动机”和动能转换的“核心引擎”,坚持“加减乘除”一起做,“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起抓。搭建高位平台、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吉林为科研人员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毋庸置疑,今日之吉林,已然成为科技报国的一方热土,全省科技工作者正在迎来一个更加绚烂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7-06-12          信息来源: 新文化报(吉林)

运营单位:吉林省启明软件园企业孵化有限公司
吉ICP备20003813号-2邮箱: jlssp@qmfh.com.cn电话: 0431-81960520/81960521